1979年的秋天,叶剑英正坐在办公桌前,仔细用放大镜观察一张张照片,这些照片是从全国各地选出的演员大的配资公司,用来扮演毛主席的形象。旁边的耿飚安静地坐着,等待叶剑英做出决定。
过了一会儿,叶剑英拿起红笔,正准备在某张照片上做标记时,突然放下笔,站起身,走到旁边的沙发上,转向耿飚说:“来,耿飚同志,告诉我这个人的情况。”
耿飚赶紧走过去,拿起照片仔细看了一眼,问叶剑英是不是觉得这个人和毛主席有些相似。叶剑英点点头:“非常像!很像!”
看到叶剑英似乎很感兴趣,耿飚开始详细介绍照片上的人——胡诗学的故事。
胡诗学从小是个孤儿。1949年,当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时,年仅10岁的胡诗学正在孤儿院里生活。那个时候,他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,他不知道自己会被哪个家庭领养。
年幼的胡诗学两次被领养,但都因为无法适应新家庭而逃回孤儿院。随着广西的解放,毛主席的队伍也开始出现在街头。胡诗学第一次听到毛主席的名字,并且从人们的谈话中得知,那些穿着红五星队伍的人是毛主席的队伍。
展开剩余81%此后,胡诗学继续在孤儿院生活。直到有一天,十三军的文工团长到孤儿院看望,发现这些孤儿如果不被照顾,恐怕难以生存下去。于是,这些孤儿们被带走,文工团决定要将他们抚养成人,培养成可以为部队服务的人才。
时间流逝,胡诗学长大,参军加入了文工团。他的身材高大,面容刚毅,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让人印象深刻。胡诗学长得像毛主席的事,最初是因为一幅毛主席的油画。有一次,胡诗学在列车上遇到了一名中年男子,男子一直盯着他看,问他是否曾经被认为像某个人。胡诗学当时不解,便问对方为什么一直盯着自己。男子从包里拿出一幅油画,指着画中的毛主席说:“你长得特别像他。”
周围的旅客也纷纷凑过来看,大家都表示胡诗学像油画中的毛主席。胡诗学感到很惊讶,自己怎么会像毛主席呢?
回家后,胡诗学开始模仿毛主席的发型,把头发留长并往后梳。妻子桂萍看后也觉得很像。他又在办公室模仿毛主席吸烟的姿势,询问同事们的意见,大家一致表示他确实像毛主席。
这件事很快在昆明军区传开了,大家纷纷认定胡诗学长得像毛主席。1978年,文化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通知,要寻找能够扮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员。胡可听说了胡诗学的事,决定亲自去昆明军区考察他。
胡可在昆明军区的会议上特意坐在胡诗学对面,观察了他一整天,晚上便前往胡诗学家里,告诉他希望他能扮演毛主席。桂萍听后非常高兴,但也谦虚地表示,胡诗学从未演过戏。胡可则安慰她,表示不怕,胡诗学可以从头学起,妻子桂萍作为演员也能帮助他。
胡诗学虽有些犹豫,但最终答应了去试镜。他甚至悄悄去话剧团试装,没想到一试装,化妆师就惊讶地说:“你比我们团的毛主席演员还像!”
胡诗学拍了定妆照,将照片交给胡可带回北京。叶剑英看过照片后,立即笑了,并决定让胡诗学成为扮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员。
不过,当时胡诗学已经是军区文化科长,事业前景一片光明。转行去演戏,确实让他犹豫不决。经过几次推迟后,最终胡诗学还是接受了调令,前往北京报到。
在北京的试镜中,胡诗学很紧张,但他尽力模仿毛主席的形象,结果引起了导演和工作人员的惊叹。《西安事变》上映后大获成功,胡诗学也因此被认可,接到了一部又一部的片约。同行们建议他改个艺名,他最终决定将名字改为“古月”。
为了演好毛主席,古月不断钻研相关资料片,反复研究毛主席的动作和气质。有一次,他模仿毛主席吸烟时的动作,大家都说他模仿得非常到位。为了更好地还原毛主席的形象,他还专门收集毛主席的照片,并一遍遍地对镜子练习。
除了外形和动作,古月还深入研究毛主席的内在气质。他阅读了大量关于毛主席的书籍,并多次采访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。
1989年,古月参加了国庆招待会,受到许多人认出并要求签名。当时,中央领导杨尚昆见到古月站着,打趣说:“毛主席都站着,我们怎么能坐?”全场顿时笑声一片。
古月在荧幕上塑造毛主席形象后,受到了观众的喜爱。1981年他首次出演毛主席角色,后来参演了多部电影和电视剧,成为最受欢迎的特型演员之一。
然而,古月的个人生活也有些波折。他曾三次结婚,和第一任妻子有两个女儿,和第二任妻子有一个儿子。与第二任妻子离婚后,1996年与第三任妻子张燕结婚。古月生前坚持不拍广告,始终保持着特型演员的低调生活。
2005年7月2日,古月因病去世,享年66岁。他的去世引发了家人的纠纷,尤其是关于遗产的分配。古月的三个孩子将妻子张燕告上法庭,经过一番长时间的诉讼,最终在法院的调解下达成了和解,遗产问题得到了解决。
尽管古月去世后家庭内部分歧一度引发外界关注,但他的孩子们依然保持着对父亲的尊敬与怀念。最终,三兄妹之间的关系有所修复,张燕也逐渐与他们达成了和解,大家都承认古月是他们永远的父亲,永远活在他们心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新闻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